禮讓行人怎麼做才正確?距離、法規、常見問題一次看!

Huang
By Huang · 2025-03-28

禮讓行人怎麼做才正確?距離、法規、常見問題一次看!

隨著台灣對行人路權的重視,政府開始大力推動「禮讓行人」,不論是駕駛人或機車騎士,只要行經路口或斑馬線時未停讓行人,都可能被檢舉開罰。很多人會問:「什麼樣的情況才叫做禮讓?」「到底要離多遠?」這篇文章將帶你一次看懂禮讓行人距離與法規,避開罰單也守護交通安全。

禮讓行人距離怎麼抓?3公尺是關鍵

在實務上,警方多數以「車輛與行人距離不足3公尺時未停讓」作為是否違規的依據。也就是說,只要車輛接近行人時,距離小於3公尺仍未停車,就可能構成違規。

駕駛人應注意以下幾點:

  • 見到斑馬線前應提早減速
  • 行人即將進入斑馬線時,應立即停車
  • 不論行人走得快或慢,都應完整停讓

記住:不是讓他「快點走過去」,而是你「確實停下來」才算真正禮讓。

禮讓行人法規依據是哪一條?

根據《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》第44條,駕駛人在行經行人穿越道或可供行人穿越的交岔路口時,必須主動暫停,禮讓行人優先通行。若未依法停讓,將面臨下列處罰:

  • 未禮讓一般行人:當駕駛人接近行人穿越道時,若已有行人正在通行卻未停讓,將處以新台幣 1,200 元至 6,000 元罰鍰
  • 未禮讓視覺功能障礙者:若遇到攜帶白手杖或導盲犬的視障者,駕駛人未停讓者,將處以新台幣 2,400 元至 7,200 元罰鍰
  • 若因未停讓導致事故導致行人受傷:處罰鍰 7,200 元至 36,000 元,並吊扣駕照 1 年
  • 若導致行人重傷或死亡:同樣處以 7,200 元至 36,000 元罰鍰,並將吊銷駕照

此外,違規者將被記 3 點違規點數,並須參加道路交通安全講習,若 1 年內違規點數累積 達 12 點,駕駛執照將被 吊扣 2 個月。

禮讓行人不只是「法律」義務,更是「文明」表現

在日本、德國、瑞典等國家,「駕駛停車讓行人」早已是根深蒂固的習慣。而在台灣,隨著交通政策與民眾觀念的轉變,「禮讓行人」也逐漸被視為評價一個城市文明程度的指標。

為什麼禮讓行人值得你多花 3 秒鐘?

  • 減少行人傷亡事故
  • 建立友善交通環境
  • 降低自己被檢舉或誤罰風險
  • 展現良好駕駛態度

有時,一次短暫的停車,就能換來一條寶貴的生命安全。

禮讓行人常見問題(FAQ)

Q1:只有行人走到斑馬線上才需要停車嗎?
A1:不一定。只要行人靠近斑馬線並有穿越意圖(如站定、看左右、準備跨步),駕駛就應主動停讓。

Q2:我已經減速了,還需要完全停車嗎?
A:需要。根據執法標準,只有完全停車才符合「禮讓」定義,單純減速仍可能被認定為違規。

Q3:我是機車騎士也要停讓嗎?
A3:是的。機車與汽車皆適用相同法規,若違規且1年內有2次以上,將直接罰6,000元,並須記點與參加講習。

遇到誤罰?讓罰單申訴.com幫你處理禮讓爭議

如果你收到禮讓行人罰單,卻覺得當時情況並未違規,罰單申訴.com能幫你釐清事實、提供申訴建議與書面輔導。我們協助駕駛人分析行車畫面、撰寫具說服力的申訴理由,提升撤銷罰單的成功率。現在就上 罰單申訴.com,別讓誤會變成代價!

  • 禮讓行人
  • 禮讓行人距離

相關文章

快速方便、提高申訴成功率